“一步步地探尋朱子文化遺存,讓我重新認識了家鄉的文化底蘊?!薄霸瓉韺W前教育也和朱子理學有這么深的交集?!薄拔覀冇苗R頭溯源文化傳承過程,通過影像直觀地展現實踐成果……”3月27日,一場主題為“實踐歸來話成長”的分享會在武夷學院團委舉行,參加“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社會實踐的同學們齊聚,共同分享所見所思所感,在交流對話中悟時代新聲。 今年1月,武夷學院組織開展“我和我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社會實踐?;顒咏Y合學校特色專業學科,先后組建260余支社會實踐隊伍共1000余名學生奔赴祖國各地,進行朱子文化傳承、閩越文明探源、傳統藝術尋根、建筑文化尋跡等主題學習與探索。 “實踐隊伍通過學術研究、實地走訪、調研考察、志愿服務等方式為論文報告、心得體會及紀實視頻等實踐成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蔽湟膶W院團委書記王波介紹說,活動開展以來,學校還依托閩北地域文化優勢,與武夷精舍、五夫紫陽樓、考亭書院等多個實踐單位共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踐教育基地”“大學生素質拓展基地”。 翻開本次實踐活動成果之一的《論文集》,“朱子文化景區的文化展示指標構建研究”“淺析朱子文化融入幼兒養成教育”“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發展狀況的有益探索”“以中華傳統建筑空間感悟優秀文化之魂”等一篇篇論據翔實、角度各異的論文映入眼簾?!墩{研報告集》則涵蓋“弘揚武夷師道,傳承朱子敬師禮”“云南傣族竹樓”“福文化探源”等主題,圖文并茂,條理清晰。從這些論文、報告中可以看出,實踐活動以朱子文化為主線,也不乏古建筑、古村落和傳統美德等方面的有益探索。 “我們不僅在武夷山當地進行社會實踐,兩個月的時間里,隊伍足跡遍布廣西玉林、西雙版納、山西晉中、福州、閩侯、廈門、漳州、永定、龍海、詔安、泉州、晉江、石獅、莆田……”談起本次實踐歷程,王波如數家珍,“目前已經有5期活動簡報、38篇論文和47項調研報告編輯成冊,還有29個視頻作品,實踐成果還在不斷地整理匯編中,預計4月中旬完成。我們希望借此引導學生在假期探尋身邊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實踐中學用結合,增加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span>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將其中豐富的育人元素與素材有機融合到大學生社會實踐過程,極大地提升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與厚度,也有助于不同專業、地域的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朱子文化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 “我們小組實地走訪、拍攝了漳州市博物館、白云巖紫陽書院、云洞巖朱文公祠、紫陽古署,采訪當地民眾,用鏡頭語言展現朱熹在漳州任知州一年間的政績以及朱子文化對閩南地區的后世影響?!睆V播電視編導專業的莊伊告訴記者,“很意外,漳州現有與朱熹有關的遺存多達30余處,這次實踐讓我重新認識了家鄉?!?/span> 莊伊和學姐孫麗娜選定的主題是《溯源·朱子知漳》,她們不僅用微視頻的方式呈現實踐成果,還向有關部門反饋了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真正將學科優勢運用于主題實踐,發揮專業能力特長?!?月14日,漳州高新區管委會主任陳建進等到白云巖紫陽書院實地調研,并作出了‘巧妙融合朱子文化和自然景觀,實施白云巖景觀提升工程’的決定。我想這也是我們作為青年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盡的一份微薄之力?!睂O麗娜高興地說。 學前教育專業的陳潔蕾、小學教育專業的徐雅軒等學生則分組前往武夷精舍、五夫鎮、考亭書院等地探源,沉浸式體驗朱子四禮、朱子家訓、朱子國學課、朱子家宴?!坝H身感受、系統梳理相關知識為我打開了一扇窗,從朱子讀書法到相關的繪本都讓我對‘啟蒙’教育有了全新的理解?!标悵嵗僬f。 與此同時,該校還積極拓寬實踐團隊成員組成形式,組織數十名來華留學生參加實踐活動?!安惶摯诵?!一代又一代人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讓人感動,也幫助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好地從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汲取養分?!眮碜杂《饶嵛鱽喌牧魧W生施金旦感慨地說,希望能夠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勤奮學習者、熱情傳播者。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大思政課’建設過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以這一主題社會實踐為載體,有助于學生認識到青年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中的責任擔當,自覺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者、踐行者、傳承者,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抒寫朱子文化時代新篇?!蔽湟膶W院副校長廖斌如是說。(張筱惜) |